聯系我們
全國服務熱線:15271186599
湖北鵬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
地址:湖北省潛江市楊市辦事處新廟村四組
聯系電話:15271186599
聯系人:夏經理
QQ:724460893
郵箱:724460893@qq.com
牛場場址的選擇要有周密考慮
來源:鵬樂農業 時間:2021-03-18 16:29:56 點擊數:0
牛場場址的選擇要有周密考慮、統盤安排和比較長遠的規劃,必須與農牧業發展規劃、農田基本建設規劃以及今后的需要。所選場址,要有發展的余地。
(1)肉牛場應建在地勢高燥,背風向陽,空氣流通,土之間式(以沙質土為好),地下水位較低,具有緩坡的北高南低、總體平坦地方。低洼下濕、山頂風口處不宜修建牛舍。牛場建設見下圖: 牛場各區依地勢、風向配置示意圖
(2)牛場位置應選擇在距離飼料生產基地和放牧遞交進,交通發達,供水供電方便的地方。
(3)離主要交通要道、村鎮、工廠500米以外,一般交通道路200米意外。還要避開對養殖場污染的屠宰、加工和工礦企業。符合獸醫衛生和環境衛生要求,周圍物傳染源。
(4)要有充分的合乎衛生要求的水源,保證生產生活及人、畜飲水。水質良好,不含毒物,確保人、畜安全和健康。
(5)不占或少占耕地。 牛場的規劃和布局應本著因地制宜和科學管理的原則,以整齊、緊湊、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節約基建投資,經濟耐用,有利于生產管理和便于防疫、安全為目標。
(一)牛場場區的規劃 一般牛場按功能分為3個區,即生產區、管理區、職工生活區。分區規劃首先從人畜保健的角度出發,使區間建立*佳生產聯系和環境衛生防疫條件,來合理安排各區位置,考慮地勢和主風方向進行合理分區,
1.職工生活區 職工生活區(包括居民點),應在全場上風和地勢較高的地段,依次為生產管理區、飼養生產區。這樣配置使牛場產生的不良氣味、噪音、糞便和污水,不致因風向與地表徑流而污染居民生活環境,以及人畜共患疫病的相互影響。同時也為防止無關人員亂串而影響防疫。
2.管理區 牛場的經營活動與社會有密切的聯系。在規劃時這個區的位置,應有效利用原有的道路和輸電線路,充分考慮飼料和生產資料的供應、產品的銷售等。在牛場,奶、肉制品加工制作將成為牛場經營的組成部分,應獨立組成加工生產區。不應設在飼料生產區內。產供銷的運輸與社會聯系頻繁,為防止疫病傳播,故場外運輸車輛(包括牲畜)嚴禁進入生產去。汽車庫應設在管理區。除飼料以外,其他倉庫也應設在管理區。管理區與生產區應加以隔離,外來人員只能在管理區活動,不得進入生產區,故此應通過規劃布局以采用相應的措施加以保證。
3.飼養生產區 飼養生產區是牛場的核心,對生產區的規劃布局應給予全面細致的考慮。牛場經營如果是單一或專業化生產,對飼料、牛舍以及附屬設施也就比較單一。在飼養過程,應根據牛的生理特點,對奶牛、肉牛進行合群、分舍飼養,并按群設運動場。飼料的供應、貯存、加工調制是牛場的重要組成部分,與之有關的建筑物,其位置的確定,必須同時兼顧飼料由場外運入,在運到牛舍進行分發這兩個環節。與飼料運輸有關的建筑物,原則上應規劃在地勢較高處,并應保證防疫衛生安全。 (二)生產配套規劃設施 1.防疫設施 為了加強防疫,首先場界劃分應明確,在四周建圍墻活挖溝壕,并與種樹相結合。防止場外人員與其他動物進入場區。牛廠生產區大門,各牛舍的進出口處應設腳踏消毒池,大門進口設車輛消毒池(見下圖),并設有人的腳踏消毒池(槽)或噴霧消毒室、更衣換鞋間。如果在消毒室設紫外線殺菌燈,應強調安全時間(3-5分鐘),那種一過式(不停留)的紫外線殺菌燈的照射,使達不到消毒目的的。 車輛消毒池及人的腳踏消毒池斷面 1車輛消毒池 2腳踏消毒池 2.運動場設施 (1)運動場是奶牛每日定時到舍外自由活動、、休息的地方,使牛受到外界氣候因素的刺激和鍛煉,增強肌體代謝機能,提高抗病力。運動場應選擇在背風向陽的地方,一般利用牛舍間距,也可設置在牛舍兩側。如受地形限制也可設在場內比較開闊的地方。運動場的面積,應保證牛的活動休息,又要節約用地,一般為牛舍建筑面積的3-4倍。 運動場地面處理,*好全部用三合土他實,要求平坦、干燥有一定坡度,中央較高。為排水良好,向東、西、南傾斜。運動場圍欄三面挖名溝排水,防止雨后積水運動場泥濘。每天牛上槽時進行清糞并及時運出,隨時清除磚頭、瓦塊、鐵絲等物,經常進行平墊保持運動場整潔。 (2)運動場圍欄,運動場圍欄用鋼筋混凝土立柱式鐵管。立柱間距3米一根,立柱高度按地平計算1.3-1.4平方米,橫梁3-4根。 (3)運動場飲水槽,按50-100頭飲水槽5×1.5×0.8(兩側飲水)。水槽兩側英為混凝土地面。 (4)運動場涼棚,為了夏季防暑,涼棚長軸應東、細想,并采用隔熱性能好的棚頂。涼棚面積一般每頭成乳青年、育成牛為3-4平方米。另外可借助運動場四周植樹遮蔭,涼棚內地面要用三合土 實,地面經常保持20-30厘米沙土墊層。 牛舍應建在場內生產區中心,盡可能縮短運輸路線。修建數棟牛舍時,方向應坐北向南,采用長軸平行配置,以利于采光、防風、保溫。牛舍超過4棟時,可兩棟并列配置,前后對齊,相距10米以上。牛舍內應設牛床、牛槽、糞尿溝、通行道、工作室或值班室。牛設前應有運動場,內設自動飲水槽、涼棚和飼槽等。牛設四周和道路兩旁應綠化,以調節小氣候。國內常見的牛舍有拴系式和散放式兩類。 1 拴系式育肥牛舍 (1)拴系式牛舍的類型: 拴系式牛舍亦稱常規牛舍,每頭牛都用鏈繩或牛頸枷固定栓系于食槽或欄桿上,限制活動;每頭牛都有固定的槽位和牛床,互不干擾,便于飼喂和個體觀察,適合當前農村的飼養習慣、飼養水平和牛群素質,應用十分普通。缺點是飼養管理比較麻煩,上下槽、牛系放工作量大,有時也不太安全。當前也有的采取肉牛進廄以后不再出欄,飼喂、休息都在牛床上,一直育肥到出欄體重的飼喂方式,減少了許多操作上的麻煩,管理也比較安全。如能很好的解決牛舍內通風、光照、衛生等問題,是值得推廣的一種飼養方式。 拴系式牛舍從環境控制的角度,可分為封閉式牛舍、半開放式牛舍、開放式牛舍和棚舍幾種。封閉式牛舍四面都有墻,門窗可以啟閉;開放式牛舍三面有墻,另一面為半截墻;棚舍為四面均無墻,僅有一些柱子支撐梁架。封閉式牛舍有利于冬季保溫,適宜北方寒冷地區采用,其他三種牛舍有利于夏季防暑,造價較低,適合南方溫暖地區采用。 半開放式牛舍,在冬季寒冷時,可以將敞開部分用塑料薄膜遮攔成封閉狀態,氣溫轉暖世紀可把塑料薄膜收起,從而達到夏季利于通風、冬季能夠保暖的目的,使牛舍的小氣候得到改善。 按照牛舍跨度大小和牛床排列形式,可以分為單列式和雙列式。雙列式牛舍又分為對頭式和對尾式兩種。單列式:只有一排牛床,跨度小,一般5-6米,易于建筑,通風良好,但散熱面大。適于小型牛場(50頭以下)采用。雙列式:有兩排牛床,分左右兩個單元,跨度10-12米,能滿足自然通風要求。在肉牛飼養中,以對頭式應用較多,飼喂方便,便于機械作業,缺點是清糞不方便。 (2) 拴系式牛舍的基本建筑要求:飼養頭數50頭以下者,可修建成單列式,50頭以上者可修建為雙列式。在對頭式中,牛舍中央有1條通道,寬約1.5-2.0米,為給飼道。兩邊依次為牛床、食槽、清糞道。兩側糞道設有排尿溝,寬月30-40厘米,微向暗溝傾斜,傾斜度為1%-5%,以利于排水。暗溝通達舍外貯糞池。貯糞池離牛舍約5米,池容積每頭成年牛為0.3立方米,犢牛為0.1立方米。牛床應是水泥地面,便于沖洗消毒,地面要抹成粗糙花紋,,防止牛滑倒。牛床尺寸為:長150-200厘米,寬100-130厘米。牛床的坡度為1%-1.5%。牛床前設有固定水泥飼槽,槽地為原形,*好用水磨石建造,表面光滑,以便清潔,經久耐用。飼槽凈寬約60-80厘米,前沿高60-80厘米,內沿高30-35厘米。自動飲水器是由水碗、彈簧活門和開關活門的壓板組成,可在每頭牛的飼槽旁邊離地約0.5米處裝置。牛飲水時用鼻鏡按下板即可飲水,飲畢活門自動關閉。此外,每棟牛舍前面或后面應設有運動場,成年牛眉頭占用面積為15-20平方米,育成牛10-15平方米,犢牛5-10平方米。運動場柵欄要求結實光滑,以鋼管為好,高度為150厘米。有條件可以用電纜做柵欄。運動場地面以三合土或沙質土為宜,并要保持一定坡度,以利排水。建牛舍時,地基深度要達到80-130厘米,并高出地面,必須灌漿,與墻之間設防潮層。墻體厚24-38厘米,即二四墻或三七墻,灌漿勾縫,距地面100厘米高以下要抹墻裙。層架高度距地面280-330厘米,屋檐和頂棚太高,不利于保溫,過低則影響舍內采光和通風。坡屋頂的層架高度取決于肉牛舍的跨度和屋面材料,機制平瓦屋面一般為1/6。通氣孔設在屋頂,,大小規格單列式為70cm×70cm,雙列式為90cm×90cm。通氣孔應高于屋脊50cm,其上設有活門,可以自由開閉,或者安裝排氣扇。牛舍門應堅固耐用,不設門檻,向外開,寬×高為2-2.2米。南窗規格100厘米×120厘米,數量宜多,北窗規格80厘米×100厘米,數量宜少或南北對開。窗臺距地面高度為100-120厘米,一般后窗適當高一些。 2。圍欄育肥牛舍 圍欄育肥牛是育肥牛在牛舍內不拴系,高密度散放飼養,牛自由采食、自由引水的一種育肥方式。圍欄牛舍多位開放式或棚舍,并與圍欄相結合使用。 (1)開放式圍欄育肥牛舍:牛舍三面有墻,向陽面敞開,與圍欄相接。水槽、食槽設在舍內,刮風、下雨天氣,使牛得到保護,也避免飼草、飼料淋雨變質。舍內及圍欄內均鋪水泥地面。牛舍面積以每頭牛2平方米為宜。雙坡式牛舍跨度較小,休息場所與活動場所和為一體,牛可自由進出。每頭牛占地面積,包括舍內和舍外場地為4.1-4.7平方米。 屋頂防水層用石棉瓦、油氈、瓦等,結構保溫層可選用木板、高粱稈。一側要有活門,寬度可通過小型拖拉機,以利于運進墊草和清出糞尿。厚墻一側留有小門,主要為了人和牛的進出,保證日常管理工作的進行,門的寬度以通過單個人和牛為宜。這種牛舍結構緊湊,造價低廉,但冬季防寒性能差。 (2)棚舍式圍欄育肥牛舍:此類牛舍多為雙坡式,棚舍四周無圍墻,僅有水泥柱子做支撐結構,屋頂結構與常規牛舍相近,只是用料更簡單、輕便,采用雙列對頭式槽位,中間為飼料通道。
(1)肉牛場應建在地勢高燥,背風向陽,空氣流通,土之間式(以沙質土為好),地下水位較低,具有緩坡的北高南低、總體平坦地方。低洼下濕、山頂風口處不宜修建牛舍。牛場建設見下圖: 牛場各區依地勢、風向配置示意圖
(2)牛場位置應選擇在距離飼料生產基地和放牧遞交進,交通發達,供水供電方便的地方。
(3)離主要交通要道、村鎮、工廠500米以外,一般交通道路200米意外。還要避開對養殖場污染的屠宰、加工和工礦企業。符合獸醫衛生和環境衛生要求,周圍物傳染源。
(4)要有充分的合乎衛生要求的水源,保證生產生活及人、畜飲水。水質良好,不含毒物,確保人、畜安全和健康。
(5)不占或少占耕地。 牛場的規劃和布局應本著因地制宜和科學管理的原則,以整齊、緊湊、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節約基建投資,經濟耐用,有利于生產管理和便于防疫、安全為目標。
(一)牛場場區的規劃 一般牛場按功能分為3個區,即生產區、管理區、職工生活區。分區規劃首先從人畜保健的角度出發,使區間建立*佳生產聯系和環境衛生防疫條件,來合理安排各區位置,考慮地勢和主風方向進行合理分區,
1.職工生活區 職工生活區(包括居民點),應在全場上風和地勢較高的地段,依次為生產管理區、飼養生產區。這樣配置使牛場產生的不良氣味、噪音、糞便和污水,不致因風向與地表徑流而污染居民生活環境,以及人畜共患疫病的相互影響。同時也為防止無關人員亂串而影響防疫。
2.管理區 牛場的經營活動與社會有密切的聯系。在規劃時這個區的位置,應有效利用原有的道路和輸電線路,充分考慮飼料和生產資料的供應、產品的銷售等。在牛場,奶、肉制品加工制作將成為牛場經營的組成部分,應獨立組成加工生產區。不應設在飼料生產區內。產供銷的運輸與社會聯系頻繁,為防止疫病傳播,故場外運輸車輛(包括牲畜)嚴禁進入生產去。汽車庫應設在管理區。除飼料以外,其他倉庫也應設在管理區。管理區與生產區應加以隔離,外來人員只能在管理區活動,不得進入生產區,故此應通過規劃布局以采用相應的措施加以保證。
3.飼養生產區 飼養生產區是牛場的核心,對生產區的規劃布局應給予全面細致的考慮。牛場經營如果是單一或專業化生產,對飼料、牛舍以及附屬設施也就比較單一。在飼養過程,應根據牛的生理特點,對奶牛、肉牛進行合群、分舍飼養,并按群設運動場。飼料的供應、貯存、加工調制是牛場的重要組成部分,與之有關的建筑物,其位置的確定,必須同時兼顧飼料由場外運入,在運到牛舍進行分發這兩個環節。與飼料運輸有關的建筑物,原則上應規劃在地勢較高處,并應保證防疫衛生安全。 (二)生產配套規劃設施 1.防疫設施 為了加強防疫,首先場界劃分應明確,在四周建圍墻活挖溝壕,并與種樹相結合。防止場外人員與其他動物進入場區。牛廠生產區大門,各牛舍的進出口處應設腳踏消毒池,大門進口設車輛消毒池(見下圖),并設有人的腳踏消毒池(槽)或噴霧消毒室、更衣換鞋間。如果在消毒室設紫外線殺菌燈,應強調安全時間(3-5分鐘),那種一過式(不停留)的紫外線殺菌燈的照射,使達不到消毒目的的。 車輛消毒池及人的腳踏消毒池斷面 1車輛消毒池 2腳踏消毒池 2.運動場設施 (1)運動場是奶牛每日定時到舍外自由活動、、休息的地方,使牛受到外界氣候因素的刺激和鍛煉,增強肌體代謝機能,提高抗病力。運動場應選擇在背風向陽的地方,一般利用牛舍間距,也可設置在牛舍兩側。如受地形限制也可設在場內比較開闊的地方。運動場的面積,應保證牛的活動休息,又要節約用地,一般為牛舍建筑面積的3-4倍。 運動場地面處理,*好全部用三合土他實,要求平坦、干燥有一定坡度,中央較高。為排水良好,向東、西、南傾斜。運動場圍欄三面挖名溝排水,防止雨后積水運動場泥濘。每天牛上槽時進行清糞并及時運出,隨時清除磚頭、瓦塊、鐵絲等物,經常進行平墊保持運動場整潔。 (2)運動場圍欄,運動場圍欄用鋼筋混凝土立柱式鐵管。立柱間距3米一根,立柱高度按地平計算1.3-1.4平方米,橫梁3-4根。 (3)運動場飲水槽,按50-100頭飲水槽5×1.5×0.8(兩側飲水)。水槽兩側英為混凝土地面。 (4)運動場涼棚,為了夏季防暑,涼棚長軸應東、細想,并采用隔熱性能好的棚頂。涼棚面積一般每頭成乳青年、育成牛為3-4平方米。另外可借助運動場四周植樹遮蔭,涼棚內地面要用三合土 實,地面經常保持20-30厘米沙土墊層。 牛舍應建在場內生產區中心,盡可能縮短運輸路線。修建數棟牛舍時,方向應坐北向南,采用長軸平行配置,以利于采光、防風、保溫。牛舍超過4棟時,可兩棟并列配置,前后對齊,相距10米以上。牛舍內應設牛床、牛槽、糞尿溝、通行道、工作室或值班室。牛設前應有運動場,內設自動飲水槽、涼棚和飼槽等。牛設四周和道路兩旁應綠化,以調節小氣候。國內常見的牛舍有拴系式和散放式兩類。 1 拴系式育肥牛舍 (1)拴系式牛舍的類型: 拴系式牛舍亦稱常規牛舍,每頭牛都用鏈繩或牛頸枷固定栓系于食槽或欄桿上,限制活動;每頭牛都有固定的槽位和牛床,互不干擾,便于飼喂和個體觀察,適合當前農村的飼養習慣、飼養水平和牛群素質,應用十分普通。缺點是飼養管理比較麻煩,上下槽、牛系放工作量大,有時也不太安全。當前也有的采取肉牛進廄以后不再出欄,飼喂、休息都在牛床上,一直育肥到出欄體重的飼喂方式,減少了許多操作上的麻煩,管理也比較安全。如能很好的解決牛舍內通風、光照、衛生等問題,是值得推廣的一種飼養方式。 拴系式牛舍從環境控制的角度,可分為封閉式牛舍、半開放式牛舍、開放式牛舍和棚舍幾種。封閉式牛舍四面都有墻,門窗可以啟閉;開放式牛舍三面有墻,另一面為半截墻;棚舍為四面均無墻,僅有一些柱子支撐梁架。封閉式牛舍有利于冬季保溫,適宜北方寒冷地區采用,其他三種牛舍有利于夏季防暑,造價較低,適合南方溫暖地區采用。 半開放式牛舍,在冬季寒冷時,可以將敞開部分用塑料薄膜遮攔成封閉狀態,氣溫轉暖世紀可把塑料薄膜收起,從而達到夏季利于通風、冬季能夠保暖的目的,使牛舍的小氣候得到改善。 按照牛舍跨度大小和牛床排列形式,可以分為單列式和雙列式。雙列式牛舍又分為對頭式和對尾式兩種。單列式:只有一排牛床,跨度小,一般5-6米,易于建筑,通風良好,但散熱面大。適于小型牛場(50頭以下)采用。雙列式:有兩排牛床,分左右兩個單元,跨度10-12米,能滿足自然通風要求。在肉牛飼養中,以對頭式應用較多,飼喂方便,便于機械作業,缺點是清糞不方便。 (2) 拴系式牛舍的基本建筑要求:飼養頭數50頭以下者,可修建成單列式,50頭以上者可修建為雙列式。在對頭式中,牛舍中央有1條通道,寬約1.5-2.0米,為給飼道。兩邊依次為牛床、食槽、清糞道。兩側糞道設有排尿溝,寬月30-40厘米,微向暗溝傾斜,傾斜度為1%-5%,以利于排水。暗溝通達舍外貯糞池。貯糞池離牛舍約5米,池容積每頭成年牛為0.3立方米,犢牛為0.1立方米。牛床應是水泥地面,便于沖洗消毒,地面要抹成粗糙花紋,,防止牛滑倒。牛床尺寸為:長150-200厘米,寬100-130厘米。牛床的坡度為1%-1.5%。牛床前設有固定水泥飼槽,槽地為原形,*好用水磨石建造,表面光滑,以便清潔,經久耐用。飼槽凈寬約60-80厘米,前沿高60-80厘米,內沿高30-35厘米。自動飲水器是由水碗、彈簧活門和開關活門的壓板組成,可在每頭牛的飼槽旁邊離地約0.5米處裝置。牛飲水時用鼻鏡按下板即可飲水,飲畢活門自動關閉。此外,每棟牛舍前面或后面應設有運動場,成年牛眉頭占用面積為15-20平方米,育成牛10-15平方米,犢牛5-10平方米。運動場柵欄要求結實光滑,以鋼管為好,高度為150厘米。有條件可以用電纜做柵欄。運動場地面以三合土或沙質土為宜,并要保持一定坡度,以利排水。建牛舍時,地基深度要達到80-130厘米,并高出地面,必須灌漿,與墻之間設防潮層。墻體厚24-38厘米,即二四墻或三七墻,灌漿勾縫,距地面100厘米高以下要抹墻裙。層架高度距地面280-330厘米,屋檐和頂棚太高,不利于保溫,過低則影響舍內采光和通風。坡屋頂的層架高度取決于肉牛舍的跨度和屋面材料,機制平瓦屋面一般為1/6。通氣孔設在屋頂,,大小規格單列式為70cm×70cm,雙列式為90cm×90cm。通氣孔應高于屋脊50cm,其上設有活門,可以自由開閉,或者安裝排氣扇。牛舍門應堅固耐用,不設門檻,向外開,寬×高為2-2.2米。南窗規格100厘米×120厘米,數量宜多,北窗規格80厘米×100厘米,數量宜少或南北對開。窗臺距地面高度為100-120厘米,一般后窗適當高一些。 2。圍欄育肥牛舍 圍欄育肥牛是育肥牛在牛舍內不拴系,高密度散放飼養,牛自由采食、自由引水的一種育肥方式。圍欄牛舍多位開放式或棚舍,并與圍欄相結合使用。 (1)開放式圍欄育肥牛舍:牛舍三面有墻,向陽面敞開,與圍欄相接。水槽、食槽設在舍內,刮風、下雨天氣,使牛得到保護,也避免飼草、飼料淋雨變質。舍內及圍欄內均鋪水泥地面。牛舍面積以每頭牛2平方米為宜。雙坡式牛舍跨度較小,休息場所與活動場所和為一體,牛可自由進出。每頭牛占地面積,包括舍內和舍外場地為4.1-4.7平方米。 屋頂防水層用石棉瓦、油氈、瓦等,結構保溫層可選用木板、高粱稈。一側要有活門,寬度可通過小型拖拉機,以利于運進墊草和清出糞尿。厚墻一側留有小門,主要為了人和牛的進出,保證日常管理工作的進行,門的寬度以通過單個人和牛為宜。這種牛舍結構緊湊,造價低廉,但冬季防寒性能差。 (2)棚舍式圍欄育肥牛舍:此類牛舍多為雙坡式,棚舍四周無圍墻,僅有水泥柱子做支撐結構,屋頂結構與常規牛舍相近,只是用料更簡單、輕便,采用雙列對頭式槽位,中間為飼料通道。
上一篇:怎樣合理修建肉牛舍
下一篇:畜牧水產業增長方式轉變行動方案